返回 终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3章 分忧之臣[2/2页]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今日一看林子,他就意识到这次是坏事。

    陛下,甘肃急报,有元军入境且偷袭了严云云的队伍

    李瑕看过林子递来的情报之后,却显得很平静,似乎这坏消息没有他预想中那么坏。

    但疑惑还是有的。

    回宫再谈吧,召刘元振来。

    是。

    刘元振守了潼关多年,这次又中了董文炳一箭,李瑕干脆召他回长安任了兵部尚书。

    至于潼关,以茅乙儿如今的经验,应可独当一面了。

    另外,刘元振也是李瑕称帝后第一批封国公的功臣,同时还有张珏、高长寿、李曾伯、廉希宪、高琼、张弘道等,基本都是能坐镇一路的帅才。

    到了集英殿,刘元振看过情报,目光落在地图上,显得疑惑起来。

    他受伤已过了将近五个月,早已养好了伤势,又变得生龙活虎。

    元军主力逼近高昌了?

    这确实才是更严重的事,但有善甫兄坐镇,你不必管。李瑕道:先说严云云遇袭之事。

    是,大通河以西应该暂时还不属于我大唐治下。

    嗯,河湟之地自安史之乱后便丢了,这些年蕃人不生乱,朝廷也无余力去拿回来。祁连山、大通河暂时可算是国界。

    可这次并不是蕃人自西向东偷袭,而是元军自东向西攻击。刘元振嘴里念叨着,手指在地图上一划,道:从沙漠来的······大费周章啊。

    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难猜了。

    八思巴。刘元振念叨着这个名字,道:看来,是那位蒙元的国师八思巴回吐蕃了?

    李瑕坐在那没说话,等着他弄清局势后给出建议。

    元军先由一支先锋兵马打通道路,正好还劫下了我们的辎重,确保八思巴的安全。那算时间,兰州守军发现异常赶到湟水畔,再送出急信到长安,已过了十二天。八思巴很可能已经到西宁州?

    林子道:是,兰州守军正在追击。

    怕是追不到了。

    刘元振话多,疏理了局势之后,又道:这次元人很聪明,东面还在攻打兴庆府,西面又调重兵逼近高昌,同时偷偷从中间穿过沙漠去往吐蕃。若我是廉希宪,我也拦不住。

    这个道理不需要刘元振说,李瑕也明白,甘肃那样地广人稀的一大片地方,在没有长城、没有超级多兵力的情况下,要是连让元军骑兵来走一遭都不让,那就太异想太开了。

    事实上,廉希宪能让元军骑兵甚至不敢攻城镇、关隘、商道,可以说是极可怕的威慑力了。换作是忽必烈镇守甘肃李瑕想穿过其境,怎么都敢试试偷袭几个重镇。

    过去就过去吧,八思巴想回吐蕃,不走甘肃,还能走西域。实在不行,他从开伯尔山口也能绕进去。李瑕道。

    刘元振想了想,很快有了主意,道:我们虽然追不上八思巴,却能走别的路拦住他。

    说着,他最后又看了一眼地图,目光中泛起了坚决之色。

    臣愿领小股兵力,从川蜀过大渡河,翻越高山,直趋萨迦,截杀八思巴,擒来恰那多吉,为陛下收服吐蕃。

    站在一旁的林子瞥了刘元振一眼,猜测他是想抢郝修阳的功劳。

    收服吐蕃绝对是不世之功。

    不仅封王世袭,还必然名垂青史,不输于封狼居胥··

    想到这里,林子干脆站出来,抱拳道:陛下,臣也愿往!

    哪怕山高水深,深渊奇寒。刘元振道:臣虽九死,亦势必为陛下斩八思巴!

    林子没他那么会说话,遂大声道:臣也是!

    李瑕没想到召刘元振来议事,只得到这样一个建言,摇了摇头,问道:有何用?

    收服吐蕃。

    朕问你,便是八思巴回到了萨迦,又能如何?

    刘元振道:能在大唐与蒙元决战之际击我方腹背,能切断······

    朕是问你,八思巴回去了,就一定能号召所有的吐蕃部落效忠蒙元吗?

    这······自是可以。

    李瑕皱了皱眉,起身踱了两步,招刘元振到身边,道:朕有个想法,你莫与别的重臣说。刘元振大喜,似乎觉得自己是开国功臣中最出色的。

    只听李瑕问道:你觉得,只需朕拿下河套是否便能化解蒙元这次的计划?

    刘元振一愣。

    你看。李瑕抬手一点地图,蒙元为何能攻兴庆府?为何能攻西域?为何能穿过阿

    拉善沙漠去往青海?因为河套平原是他们的跳板,他们在河套休整,以河套为军事重镇,将兵势四散,包括常年在延安府形成压迫。

    臣明白,但

    只要拿下河套,就相当于断掉蒙元一臂,打掉它在西南的影响力。那就算八思巴回到吐蕃,还能让吐蕃效忠蒙元吗?

    陛下明鉴。刘元振道:但连年征战,国力早已不堪重负,便不说陛下答应诸公休整两年,哪怕诸公支持,陛下何处来的兵力、钱粮攻河套?

    但这才是大局。

    李瑕也知道自己没道理,因此今日只招了刘元振来问接下来要问的这句话。

    朕若亲征河套,能激励士气,只带精兵又能省不少钱粮,国库再挤一挤,勒一勒裤腰带。

    陛下,恕臣直言,这显然不可能。年年亲征,年年勒紧裤腰带。士卒疲惫、国库无存粮。刘元振道:必然要休整两三年,这两年间若能不动兵戈收服吐蕃,国力大增之后再发兵河套,此方为良策。

    朕明白,只怕两三年忽必烈也缓过气来

    李瑕思忖着敲打着桌案,希望能再找出一个契机。

    契机往往是与危机同时来的。眼前也许就有一个。

    ——八思巴。

    这个蒙元的国师、吐蕃的大贵族与佛门宗主,确实是个契机。

    只是要在青藏高原上追上对方,很难。

    看着李瑕陷入沉思,刘元振小心提醒道:陛下如今是九五之尊,无须事必躬亲。当由我们这些臣子为陛下分忧。臣定竭尽全力。

    这句话说动了李瑕。

    允你所言,盼你能为朕分忧··

第1063章 分忧之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