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汉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1/2页]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君有命,大夫则与士展习其事。”————————【周礼注疏】

    长安太学,治剧科学舍。

    随着三声钟鸣,寂静的学舍终于传来一阵搁笔离席的嘈杂声,久坐疾书的太学生们仍挺着酸胀的腰背,耐心听着教习治剧科博士常洽作最后训诫:

    “算到如今,尔等入太学已有四年了。”常洽是蜀郡江原人士,早年入仕,久历地方为官,口音驳杂之余,仍带有巴蜀的绵软:“太学废而复兴,也是自初平三年始。尔等是天子钦定太学新制的首批学生,今后能有怎样的光景,不单是验证尔等自身的才干,更是验证我太学新制的成效所在。”

    众人早因写了一下午的策论而腰酸背痛、精疲力尽,见常洽又在习惯性的老调重弹,他们忙趁此机会弯腰作揖,口中称喏,其实是借由这个动作舒缓脊背。

    这间学舍甚大,原来是明光宫的一间偏殿遗址,正好能容下第一届两百名治剧科学生。两百人众口同声,一起向常洽拜倒的场面十分令人震撼,虽然他们不只常洽一个老师,但按照太学尊师重道的规矩,学生对任何一个老师都要行弟子礼。

    常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但他却很满意眼前这批学生的态度,更满意这一批学生的素质。

    开门收徒一直是每个士人的夙愿,但往往拘于名气学识而收效甚微。席上挥袖如云,门下听者如林,这样的场面只有郑玄、卢植、马融这些大儒讲学时才会出现。

    可常洽一个益州出来的普通士人,因为侥幸与司空赵温同乡,居然以花甲之龄跻身太学,成为治剧博士,座下直接教导的四个年级的学子共八百人。再过几年,等他七十岁的时候,受过他教导的学子将上千人,这在以前可是大儒才有的待遇!

    何况这些人学成之后完全由朝廷安排官职,根本不需常洽动用他稀薄的人脉疏通关节、或者为彼等养望出名,成材的机会更比那些私学门生要大。也怪道这两年有不少如他这般的普通士人、儒者,挤破脑袋都想进太学教书,回想起一开始初建太学的时候,许多名儒因为抗拒太学五科的新理念、不肯入学教授的场景,简直如天壤之别。(m.a

    他眉头皱了一皱。

    “见习只是让尔等熟悉‘治剧’一事,而实习,是让尔等暂为‘假吏’,直接入县曹等地治理俗务。”由于赵温这一层关系,常洽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要多,他更不妨透出风声,以显示自己的能耐:“这其实是另一种‘策试’,尔等担当‘假吏’时,做得如何,都有吏曹及所处曹掾默记。等到尔等结束实习,彼等便会进行臧否,再行文太学。而臧否的好坏,将会影响到最终的策试。”

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