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 葬花吟解析1[1/2页]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葬花吟》是一首歌行体长诗,模拟了明代唐伯虎的《落花诗》,与他的《桃花庵歌》也有某些相通之处。

    书中的“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一句,更是直接出自唐寅落花诗里的“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根据以往对书中诗词的解析,作者化用或者模拟的古诗词,都是他们精心挑选出来可以用来帮我们解读《红楼梦》的。

    所以想要真正的读懂《葬花吟》,一定要结合他引用的诗词典故,才能完全感悟作者的立意。

    而《葬花吟》还模仿了唐朝的,那些经典的歌行体的长诗。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

    这些诗在家国情怀上是很直接而又浓烈的,如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高适的“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长恨歌》写的也是长安与洛阳两京,被胡人安禄山叛军攻破之后,作者有感国家兴衰成败的一首长诗。

    而唐伯虎的《落花诗》,就属于明朝的歌行,其中的“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等多句,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葬花的含义。

    《桃花庵歌》,就有一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避世之意。

    其中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就可以解释葬花吟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内里,她其实是隐含着“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的真相。

    作者无法像这些长歌一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怀,只能采取化用,模拟的手法,引导读者去读这些诗,从而体会其中的家国情。

    所以我们想要读懂《葬花吟》,最好再去读一读这些诗!

    现在我们逐句的来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葬花吟的第一句,就营造了一个落花满天的景象,落花意味着花的“红”即将消亡,花的“香”中断,又有谁会怜惜呢?

    对于红,用的是“消”字,消亡,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而对于“香”则用了一个“断”字,有种突然中断的意味。

    作者开头就化用了李贺的《上云乐》。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所以我们看这首诗,就可以明白,群花飞舞,是往上去的,而不是往下落,因为花神都是神仙,所以花魂都是从树枝离开,飞向上天,往云端飘去。

    我们脑海里要准确的形成这种情景来,才能更清楚的看明白作者的隐喻,虽然花瓣满地,但是黛玉看到的是花谢花飞花满天,这才是背面的真相,而我们看到的落花满地则只是表面。

    这回的回前批语也说了:《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故用在践花日诸艳毕集之期。

    这就是大观园里的诸艳,往天上飘飞最终的归宿,还是太虚幻境的“大观园”。

    有朋友就会疑惑了,诸儿女此时不就是在大观园嘛!怎么又去大观园呢?

    其实批语中的“诸艳”,指的是他们隐射的明末各路人或物,警幻最终都会让他们一直“生活”在“大观园”里。这一点看《葬花吟》的后半段就会明白。

    书中以花喻华,花谢寓意着生命正在逝去,那么“红”与“香”都指向什么呢?

    红指宝玉,书中红色代指的就是宝玉,宝玉是同时包含了南明的其他诸艳在内的,香,即史湘云。

    那么第一句作者就对空发问:花红的消亡与湘云的中断,有谁会去怜惜呢?我想,当时应该怜惜的人不多吧!

    时到今日,同时怜惜二者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那么作者为何又如此悲凉叹息呢?当然还是因为他们的灭亡,带来的结果是“花落”。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风吹着系着的软丝带飘动,飘落的柳絮,无主的飘飞着,扑向绣帘轻轻粘在上面。这些无主飘飞的游丝柳絮,就像末世弱小的生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随风飘散。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闺中的儿女惋惜春天即将谢幕,无处释放自己的满腔愁绪。

第222章 葬花吟解析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