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诺奖大佬的推荐[2/2页]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www.3344xsla.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安心做自己的研究,等缘分到了,该是他的东西,早晚都会有。

    且不管陆舟如何看待自己的理论以及悬在头顶的那枚奖牌,几乎就在报告会结束之后,整个理论化学界都因此而轰动了。

    这种轰动的反响,远远比陆舟的论文最初刊登在《jacs》上时要强烈的多。

    与数学中的千禧难题一样,化学界同样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 m.a

    只不过这些问题不像数学猜想那样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甚至连“谁更重要”这一问题在各大学派中都存在争议。

    不过,即便争议存在,在有些地方国际理论化学界还是达成了共识的。

    比如作为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之首,如何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便是其中之一。

    这念起来似乎有些拗口,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便是,如何准确地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如何确定需要用到的催化剂?

    以及,如何站在理论的高度,回答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

    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则是该命题中的某一类问题。

    做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这个理论模型的建立,对于“化学界四大世纪难题”的意义,大概就相当于哈代李特尔伍德定理之于黎曼猜想。

    “哈代李特尔伍德定理”确定了“黎曼函数在一定区间内的非平凡零点数目不小于kt”,而“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确定了“某一类化学反应的微观化学反应理理论”。

    就在陆舟的报告会结束之后,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就“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成立的跨学科课题小组,宣布了对该理论的支持立场。

    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马普所表明立场之后,此前曾在《自然》上发表科学评论,对该理论持乐观立场的马丁·卡普拉斯教授,几乎是紧随其后地在化学界顶刊《jacs》上刊登了一篇论文。

    在论文中,卡普拉斯教授引用了陆舟在《jacs》上此前发表的论文,从理论的角度对多晶金属电极的零电荷电位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

    在此之前,这被看作是电化学、理论化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难题。

    虽然“多晶金属电极的零电荷电位”的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关于其形成机理以及微观条件下的化学实质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然而在“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的框架下,解决这一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少,比起从“第一原理计算”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这个问题要容易的多。

    很显然,这位诺奖大佬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看准这个理论最终可以成功,所以早早地便在它身上“下了注”。所以这篇论文,才会能如此及时的发出来。

    现在看来,他显然是赌对了。

    对这个崭新的理论产生兴趣的,不仅仅是马丁·卡普拉斯。

    随着报告会的结束,越来越多的理论化学界同行,乃至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对这套理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比起计算结果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的“kohnsh方法”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而言,这个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简直就是为研究材料表面的电化学性质量身定做的,对于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尤其是对于计算化学、计算材料学的博士来说,这个新的理论的出现,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至少,他们的老板,现在又多了一个把他们留在研究团队里的理由。

    就在外界猜测着陆舟会不会因为这个理论而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时候,德国化学学会已经在不声不响中做出了决定。

    为了表彰这一理论模型对化学的杰出的贡献,德国化学学会经讨论之后决定,授予这一理论的开创者,一枚意义非凡的奖章……

第358章 诺奖大佬的推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